來源:本站 時間:2021-07-09 11:55:30
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。漳村煤礦緊扣集團“三化一型”戰略定位,圍繞“一核兩翼”產業布局,以“驅動人才”作動力,用“人才驅動”促發展,在實現“煤”轉“化”“黑”變“綠”,“燃料”變“原料”變“材料”的轉型發展中,走出一條漳村“特色路”,交出一份漳村“人才卷”。
“高配”一把手,選好馬配好鞍
俗話說:火車跑得快,全靠車頭帶?!啊话咽帧汀P鍵少數’就是車頭,只有他們起示范帶頭作用,才能帶出一批能打硬戰、敢啃‘硬骨頭’、敢涉‘險灘’的過硬隊伍?!闭拇迕旱V組織部部長說道。
漳村煤礦堅持德才兼備、以德為先,突出重實績、重實干的用人導向,注重從基層一線選拔干部,注重在重大考驗、重大任務、重大斗爭面前考察識別干部,樹立“以結果論英雄”的鮮明導向。實施干部專業能力 “賦能工程”,提升干部專業素養和領導水平,開展政工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互講互學活動,在實踐中培養復合型人才,著力打造“政治強、作風硬、懂政策、善經營、精專業”的干部隊伍。同時,通過精選拔、強教育、嚴管理、重激勵,選優配強業務科室、基層隊組“一把手”,并把行政干部、支部書記、黨務干部、黨員建設作為夯實人才建設、優化人才配置、精細人才培育的“先手棋”,全面打造關鍵時刻聽黨指揮、拉得出,危急關頭沖得上、打得贏的過硬隊伍?!皩W歷+能力”雙認證博士羅明坤、“實干+能干”領頭雁丁磊等一批學歷高、能力強、年紀輕的“一把手”成了各業務科室和基層隊組的“高配”。
玉不琢不成器。漳村煤礦堅持公私分明、功過厘清,制定《干部改革創新合理容錯實施辦法》《干部盡職合規免責事項清單》等人才激勵制度,激勵干部勇于創新擔當。完善管思想、管工作、管作風、管紀律的從嚴管理制度,突出業績評價,采取多維度測評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等方法,創新干部管理人員監督工作實施辦法,為各級干部精準畫像、精準考評,做到真管真嚴、敢管敢嚴、常管長嚴。
“優選”后備軍,壓擔子給舞臺
在該礦6月份進行的一次“大學生綜合測評”中,綜采隊1994年出生的趙惠彬;機運一隊1995年出生的盧昱靜;機運二隊1995年出生的苗凱;監測監控隊1996年出生的陳杰,無論是專業測試、群眾測評,均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認可,報請礦黨委會、班子會審議后,被納入了“后備人才庫”進行重點培養。
考慮集團發展“一核兩翼”發展所需,該礦大力實施大學生“蹲苗”行動,讓大學生在崗位上接受鍛煉,并利用優先選拔、優先重用等制度,發揮他們學歷高、悟性好、思維活的特點,讓他們逐步成長為隊組技術、管理骨干,進一步優化隊組的人才隊伍。建立和完善后備干部及人才培養、考核激勵、關心關愛等配套機制,加快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,真正把愿干事、真干事、干成事的人才發現出來、任用起來,為“精益高效、數智綠色、持續發展”新漳村培養更多的后備軍、接棒者。
壓擔子給舞臺。漳村煤礦從道德、能力、業績、廉潔、學習、理念六個方面為大學生精準“畫像”,對他們是否具備培養潛質,是否存在成長空間,是否需要強化培訓等進行“全方位掃描”,并與日常管理相融合,形成特色化考評新模式,真正練出能力、考出水平、幫出人才,有效促進大學生人才在基層固本培元、淬火提升。今年以來,共分兩批對基層一、二線隊組的82名后備人才進行綜合測評,有55人先后被調整擔任班長、技術員、副隊長等職務。
“標配”高級工,既要專又要能
6月19日,24名職工參加的漳村煤礦綜采支架工技術比武正在火熱進行,同一天,高壓配電工、焊工、叉車司機等7個工種的比武也在進行……工會生產部負責人告訴記者:“今年共有800余名職工報名參加47個工種的技術比武。目前取得高級技術工技能等級的職工占到全礦總人數的43%……”
這只是漳村煤礦狠抓技術型職工培養的一個縮影。今年以來,該礦堅持黨管培訓原則,科學制定員工教育培訓工作計劃,堅持把政治理論教育、安全規程教育、技術技能教育等貫穿于員工教育培訓全過程,納入各類培訓必修課程,保證員工思想過硬、技術過硬。不斷完善提升強化礦黨委、科隊、普通職工“三級學習網絡”建設,結合安全生產實際,制定針對性、實用性強的全礦年度員工素養培訓方案,實現了“有計劃制定、有時間保證、有授課教案、有經費保障、有考核評價”。1-6月份累計報備培訓45項,直接參與培訓人數達800人次。創新探索實施“揭榜掛帥”政策,鼓勵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,通過技術比武、勞動競賽、創新創效等活動,持續推進“知識型、技能型、創新型”職工隊伍建設。
秉持科學性、實用性、拓展性原則,漳村煤礦貫徹“人盡其才、才盡其能、人崗相宜、自我實現”的人才理念,實施“工匠”培養行動,開展好“三個百分百”活動,周三周五學習活動,發揮好小改小革、五小競賽、勞模技師工作室等平臺作用,分層分類、多渠道暢通人才成長成才渠道,為推進新漳村發展、潞安化工轉型發展培育更多的“能工巧匠”。
(文 牛小科)
責任編輯:崔婷婷
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,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,未經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
直播潞安APP
微信公眾號